工作了四、五年的人,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,所以選擇攻讀在職MBA,在攻讀MBA之前,大家最糾結的就是MBA院校的選擇,那么MBA擇校需要考慮什么?接下來小編就這個問題給大家做一些介紹!
1.計劃入學人數
這些信息通常在招生院校公布的專業目錄中有說明。一般來說,入學人數與入學機會成正比。
有些非常熱門的專業,如果不知道具體錄取人數,很可能從注冊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失敗。為保險起見,同學們不能只看今年的數據,最好可以看看往年的數據。
2.申請人數
從這里可以看到你的競爭對手究竟有多少,這是一個更重要的信息。盡管這個數據只能看前幾年的,但足夠我們大致判斷當年的報考情況。
3.實際入學人數
從這一專業去年實際錄取人數來看,再結合去年專業目錄上公布的名額,可以判斷出這一專業去年的招生情況。有
要注意的是,一些高校的個別專業實際錄取人數超過了招生數。
4.錄用率
錄取比例直接反映了某一專業的火熱程度。名校的熱門專業報錄比達到10:1甚至20:1。這些反映出名校熱門專業的真實考情。競賽這么激烈,同志們還要努力。
5.推免人數
許多同學認為報考人數與考研無關,其實這是一種誤解。每年許多名校的熱門專業的錄取名額很多,有些甚至占到當年招生人數的一半以上。
這樣留給統考學生的名額就很少,考研競爭更加激烈。因此,每個同學在報考前,一定要弄清楚自己報考專業的推免人數,如果留給統考生的名額太少,一定要慎重。
6.復試分數線
請注意復試線有校線和院線的區別。有些學校會有多個學院開同一個專業,每個學院的院線可能不一樣。校方提供的復試線通常是每個院的最低院線。
因此,在查找復試線時,不要混淆校線與院線的區別。若目標學校只有一所大學設置目標專業,則沒有校線與院線的區別。
兩種情況下的復試線失去了參考價值,一是復試比例過高,二是不同學校專業課試題難度差異過大